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之妇科肿瘤“三大杀手”防治篇

2024-04-18 18:22:26

今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三十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宣传周主题是“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是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2024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最新的关于2022年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数据结果显示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前十位,且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加强妇科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早期筛查工作尤为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与防治呢?

 

“红颜杀手”宫颈癌

  宫颈癌是目前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杀手,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有疫苗可接种可预防的妇科癌症。

1.宫颈癌高危人群

持续感染高危型HPV病毒

性生活过早(小于18周岁)

多个性伴侣或性伴侣多个性伴侣

早育多产

长期吸烟

2.宫颈癌早期信号

宫颈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大多数情况下很容易被忽略,通常需要经过筛查才会发现。出现以下信号时应提高警惕:

白带异常:白带增多、白带有血丝、稀薄如水样或米汤样、有腥臭味等。

阴道不规则出血:非月经期出现阴道流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

接触性出血:在性生活后、妇科检查后出现阴道出血。

疼痛:下肢或腰部疼痛等。

3.宫颈癌三级预防策略

       一级预防——接种HPV疫苗  接种HPV疫苗刻不容缓,越早越小接种越好。但HPV疫苗接种不是一劳永逸,不能取代常规宫颈癌筛查。

二级预防——定期宫颈癌筛查  包括宫颈细胞学TCT检查及HPV病毒检测。

三级预防——及时发现并尽早治疗癌前病变与宫颈癌

 

“隐形杀手”卵巢癌

        卵巢癌素来有“妇癌之王”的称号,是发生在卵巢部位的恶性肿瘤。因发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容易种植转移等,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是晚期,预后差,死亡率居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首。卵巢癌有着三个残酷的70%:70%的卵巢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70%的卵巢癌患者初始治疗后三年内会复发,70%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生存时间不超过五年。

1.卵巢癌高危人群

具有卵巢癌、乳腺癌或其他相关癌症个人史或家族史

高龄未生育

月经初潮过早或绝经延迟

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

符合某些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诊断标准

携带有卵巢癌发病相关遗传性肿瘤基因突变

2.卵巢癌早期信号

年龄:卵巢上皮癌多发生在40岁以上。

胃肠道功能障碍:包括腹胀、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胀气和腹围增加等不适。2/3的患者合并有腹水,易误认为因肥胖导致。

卵巢功能障碍:月经异常包括月经增多或月经紊乱,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

若女性出现上述“卵巢癌三联征“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做相应的筛查,通过相应的辅助检查提高早期诊断率。

3.卵巢癌预防策略

目前卵巢癌并无明确的预防手术,但可以通过相应的预防策略降低卵巢癌的发病风险。

定期妇科检查,防患于未然:45岁以上女性特别是有家族史者,最好定期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包括妇科B超、肿瘤标志物检测。

检查发现卵巢实性肿物或囊肿>5cm者,应及时遵从医生建议及时手术切除。

对于有家族史等高风险人群建议进行遗传咨询和相关的基因检测,必要时可进行预防性的双侧附件切除。

 

“血色杀手”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多发生于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女性。

1.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

肥胖

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肿瘤遗传家族史

不孕不育、绝经年龄晚

多囊卵巢综合征

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

2.子宫内膜癌早期信号

阴道出血:非月经期出现阴道流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

阴道排液:早期表现为少量白色或血性分泌物,晚期肿瘤可发生局部感染、坏死,排出恶臭的脓血性液体。

下腹部疼痛:多为下腹部隐痛,晚期可于下腹部触及增大的子宫,可出现贫血、消瘦等。

3.子宫内膜癌预防策略

控制体重,规范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

切勿滥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或保健品。

高危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史的女性加强定期体检。

长期月经不规律的女性要按照医生建议使用药物长期管理月经,保护子宫内膜。

对于有阴道不规则流血或绝经后出血、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异常者,及时行子宫内膜活检。

妇科肿瘤可防可治,但关键在“早”。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倡导每位女性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做到通过定期妇科检查和有症状及时就医实现妇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黄静/文 网络/图)